转载于:中国能源报
近日,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肥东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年产20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约200亩,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万吨的废旧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处理能力,年产值可达50亿元。该项目的落地推进意味着巡鹰集团进一步完成了新能源产业补链强链布局,基本打通了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新材料板块
有预测认为,2022年我国将有42万吨动力电池需要回收,2025年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的高峰。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增大,加之疫情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加持,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8月24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涨至49.10万元/吨,近7个交易日上涨6次,逼近50万元大关。
位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的安徽巡鹰集团,专注于新能源动力蓄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生态链搭建,是安徽省内规模较大的专业从事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的企业。目前,巡鹰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系统开发应用、“退役”锂电池快速检测分析、安全监测、异构兼容、综合利用等方面,已拥有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了电池“资源-材料-应用-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闭环技术体系。
▲动力电池系统板块
“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潜力巨大。”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兵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会受到锂矿资源、开采能力、提锂技术的影响。要想在新能源发展上降低成本,需重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对比开采而言,循环再利用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据了解,当前退役动力电池有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两种模式。前者是将退役动力电池拆解重组,应用至储能等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后者则是提取报废电池中的钴、镍、锂等价格昂贵的金属材料。
▲梯次利用板块
目前,巡鹰集团凭借技术领先的实验研发中心和新材料研究室,已成功进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第三批公告中,并取得多项自主产权产品专利,先后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试点企业、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中心企业等荣誉。
▲研发实验中心
“巡鹰集团在成立之初,已瞄定全产业链的布局方向。并在科技研发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技术与制造能力,已拥有了扎实的技术积累。目前,产业链战略条件成熟,谋篇布局贯通全产业链项目。”褚兵表示。
目前,巡鹰集团历经多年技术沉淀,研究了退役动力蓄电池剩余寿命预测、退役动力电池无损拆解、退役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和残值快速评估、智能高效卷芯拆解等技术,并建立了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管理平台。其中,智能高效卷芯拆解是资源化回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解决退役磷酸铁锂电池规格多样、多组元分选困难以及电解液无害化处置等问题。2018年,巡鹰集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智能卷芯拆解装备。
此外,针对全产业链布局,巡鹰集团构建了动力电池系统基地、储能系统基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基地和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基地四大产业发展基地。其中,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基地,建立了新型梯次利用商业模式,实现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数据可溯性、应用过程安全可靠性、生产过程高效智能化等产业发展关键目标。在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基地,构建从资源开发到能源回收的闭环模式,可实现年再生处理能力20万吨。
“接下来,巡鹰集团将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布局回收经营网点,发挥辐射作用,并专注研发移动一体式智能电池破碎拆解装备等专业技术设备,为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做好准备。同时,还将从集团层面整合资源,通过补链、强链,打通上游产业环节,真正打造从动力电池PACK应用到回收梯次到材料再次利用的所有环节,持续完善巡鹰集团全产业链闭环发展。”褚兵表示。